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长三角一体化:探路新发展格局

2021-11-04 13:461130

三年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合成立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武康路上的一栋小楼里开始运转。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准备IPO、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来自不同地方工作人员,自称新时代的长三角人。事实上,这里的工作要比企业IPO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几乎每一项内容都是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首创和突破。


  “今年更忙了。”“压力更大了。”在2019年11月成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采访,记者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在示范区,项目建设“倒逼”制度创新并不鲜见,这也是难点和压力所在。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峰说,以前在审批时,为建设横跨上海、江苏的元荡桥,在执委会牵头下,创新探索了“一个文件两个章”。最近为了实现“一个平台管实施”,示范区内正在组建水乡客厅工程指挥部。“今后水乡客厅重大项目的审批,可能就是一张纸上一个章。”示范区执委会工作人员乐观估计。


  这些,只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缩影。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长三角正形成上海龙头全力引领、苏浙两翼开合奋进、安徽强势奔跑的发展态势,在各方集聚更强合力下,为国家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


  勇当开路先锋


  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不仅经济体量大、活跃程度高,也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接下来,长三角区域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创新,是长三角的重要底色。长三角地区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凝聚创新合力,上海市与安徽省签订了《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支持两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两心共创”,跨越距离和制度障碍,构建资源共享和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原始创新。


  从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长三角关注的是创新全链条。相关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力争到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此,科技部还与三省一市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3日在京揭晓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上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27个通用项目中,有跨省合作单位的获奖项目25个,其中13个获奖项目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合作机构参与,占25个合作项目数量的52%。


  枢纽集聚辐射


  今年初,沪苏浙皖开始合力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目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正着眼于双向开放、双向联动,搭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增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枢纽链接,进而把上海的对外开放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优势紧密链接起来,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城市正根据不同城市能级和发展优势,在一些方面发挥枢纽功能,实现区域内的辐射。十多年前,上海临港集团推动品牌、管理等输出,建设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等创新“飞地”;与此同时,苏州的“园区经验”也在长三角遍地开花,苏宿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先后建设运营,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串联起枢纽、洼地和飞地,“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至关重要。铁路方面,至2020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6000公里,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设区市;城际市域铁路方面,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1.5小时快速通达。到2025年,还将建成上海东站、南京北站、萧山机场站、杭州西站、新合肥西站等车站,届时长三角将有更多具备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关键节点。(来源: 解放日报 记者 任俊锰 首席记者 陈抒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泰市创业创新促进会
新泰市创业创新促进会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新泰市创业创新促进会。第二条 本团体的性质:本团体是由新泰市地域范围内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人士自愿结成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0评论2021-08-31483

青岛:虾蟹养殖池宛如调色盘 绚丽多姿美如画
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魏家岛耳河村五河口2000亩大虾、螃蟹养殖池连绵成片,美不胜收。

0评论2021-08-25413

两千干部下沉 全民志愿参与 青岛市南创城收获民心和幸福
守文明心,创典范城。自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市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两千干部下沉充实一线,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城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条具有市南特色的城市文明升级新路越走越扎实。  在2021年上半年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评价中,市南区位列第二名。成果

0评论2021-08-25373

淄博淄川:营商“轻时代” 电照“掌上用”
(记者 江学俊 通讯员 闫盛霆 孙运芬 李文玉) “什么都没带,用电子证照就办完了手续,现在的服务真是高效又方便。”近日,山东淄博辰宇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张伟伟在淄博市淄川政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变更业务,不到一刻钟就办完了手续。  据介绍,淄川区政务中心已将558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电子身份证应用范围,264项政务服务事

0评论2021-08-25457

蓟州区治理黑臭水体 整治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蓟州区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截至目前,该区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据了解,该区针对性地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共摸排问题点位178处,其中坑塘166处、河道沟渠12处。目前,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完成效果评估,向社会公开整治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积极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

0评论2021-08-25453

市区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开工
昨天上午,随着挖掘机的缓缓启动,位于鞍山道和嫩江路交口的和平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程嫩江路片区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天津市市区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嫩江路片区的更新改造将从根本上改善86户、300余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嫩江路片区项目包含2栋楼的更新改造,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每家每户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

0评论2021-08-25470

河北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到2035年  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从省政府新闻办8月24日召开的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智慧、绿色、平安、人文交通发展水平居

0评论2021-08-25388